深耕10余年,资质齐全,业务经理一对一,省心服务

全国咨询热线

17707127857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推荐产品
联系我们

药食同源产品加工厂

地址: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长兴路广场工业园城东园区2号厂房
手机:17707127857

咨询热线17707127857

​从《黄帝内经》到现代餐桌:“药食同源”的古今演变与科学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11-01 10:01:19人气:

一、千年智慧:《黄帝内经》奠定药食同源根基

《黄帝内经》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,系统提出了“饮食为生人之本”的理念,强调“五味入五脏”,食物与药物同源同功。书中记载的“谨和五味”“食养食疗”等原则,成为药食同源思想的源头。例如,食物被分为“四性五味”,通过性味搭配调节人体平衡,如寒性食物清热、温性食物散寒。这一阶段,药食同源从经验积累上升为理论体系,为后世实践提供了核心指导。  

二、历史演进:从古籍记载到产业初兴

1. 汉代至唐宋:理论与实践深化

   《神农本草经》收录了大量药食两用食材,如枣、薏苡仁,并将其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,明确“上药养命,中药养性,下药治病”。唐代“药王”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进一步提出“食治篇”,强调“夫为医者,当须先洞晓病源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”,推动食疗成为独立学科。  

2. 明清时期:经典著作与地方药号崛起

   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收录1892种药物,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药食两用食材,如枸杞、生姜,并详细记载其“主治与用法”。同时,民间药号如汉阳“叶开泰”、北京“同仁堂”等,将药食同源理念转化为膏、丸、饮片等产品,通过规模化生产进入百姓生活。  

3. 现代发展:科研与产业融合

   - 研究趋势:据文献可视化分析,2010年后药食同源研究发文量快速上升,聚焦于有效成分提取、标准化工艺等领域。  

   - 技术突破:例如,现代研究通过冻干包埋技术提升绿茶与姜黄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,并改善其口感,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向功能食品转型。  

   - 产业应用:藏红花、羊肚菌等食材被用于研发辅助降血糖产品,通过绿色提取技术实现高值化转化。  

三、现代餐桌:药食同源的创新实践

1. 产品形态多样化

   从传统的膏方、丸剂扩展到固体饮料、压片糖果等功能食品。例如,陕西科研团队研发的“党参功能糖”,结合传统药材与现代食品形态,满足便捷养生需求。  

2. 标准与认证体系完善  

   《优质药食同源食品认证通则》等团体标准的制定,为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保障。截至2023年,我国药食同源物品目录已涵盖100余种物质,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。  

3. 科学验证健康价值

   现代研究证实,药食同源食材中的活性成分(如多糖、黄酮)具有抗氧化、调节免疫等作用。例如,绿茶与姜黄组合提取物在实验中显示出协同抗肝癌细胞活性(组合指数CI=0.15)。  

四、未来展望:传统智慧与科技融合 

药食同源的演变历程,是从古籍经典到现代科学的传承与创新。未来,随着基因测序、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应用,药食同源产业将向**个性化营养**与**精准食疗**方向发展,进一步赋能健康中国建设。  

结语:从《黄帝内经》的哲学思辨到现代实验室的数据支撑,药食同源始终贯穿于中华养生文化之中。如今,我们以科技唤醒古籍智慧,让千年理念在当代餐桌焕发新生。  

_MG_1712 (2).jpg


推荐资讯